最近有个女孩频繁上热搜,不是因为她的绯闻或者负面新闻,而是因为她实在太!优!秀!了!
就在刚刚结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谷爱凌收获了她在冬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这也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大跳台的比赛!
恭喜我们的“青蛙公主——谷爱凌!”

这场比赛看的是惊心动魄。第一跳,谷爱凌拿出了1440高难度的动作,稳稳落地,获得93.75的高分;第二跳,表现也堪称完美,拿到88.5分。两跳之后,排名第四。
第一跳

第二跳

就在大家以为夺金无望的时候,谷爱凌在最后一跳,顶住了压力,完成了1620超高难度一跳,这是她从没有挑战过的动作!最终获得94.5的高分,以总分188.25逆袭成为第一!
第三跳

从资格赛失误,到总决赛逆袭,我们在庆祝谷爱凌拿到金牌的同时,更欣喜于她挑战自己极限的勇敢,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在赛后采访中,谷爱凌说:“我想做自己的最好,我想展现给世界我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大跳台,甚至不是谷爱凌最擅长的项目,她练习大跳台只有一年!这让我们对她之后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U型池两个强项比赛更为期待!
谷爱凌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我们做了一番研究。

谷爱凌一直颇受外界关注。
不仅因为她是具有超高天赋的运动员,本人身材健美、长腿长手、非常漂亮,还因为这个妹子的性格太让人喜欢了。
如果你看过谷爱凌的比赛或是采访,一定会被这个女孩子绽放的光芒吸引。
她矫健的生命力由内至外散发出来,仿佛自带小宇宙,有用不完的能量。
小姑娘吸收了中西文化的优点:健美、阳光、热情、爽朗、谦逊且体恤。

谷爱凌2岁时有了第一双滑雪鞋。
那时,她的妈妈在滑雪场兼职做教练,谷爱凌跟着外婆边玩边等妈妈。
爱凌说自己其实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学会滑雪的,自从有记忆开始她就能够在雪道上一路直下了。
有一次爱凌因为年纪太小,滑到半截在积雪中睡着了。
由于积雪比她人还要高,妈妈找了好久才找到她。


这些年,谷爱凌获得的金牌就有50多块
教练很快发现基本动作满足不了这孩子,于是开始为爱凌设置道具障碍练习转弯。
8岁时,教练建议爱凌尝试自由式滑雪。
当时爱凌的妈妈正在担心速滑太危险,以为从小山包上出溜的自由滑安全些。
结果就是——
身为太浩湖滑雪队唯一的女性成员,谷爱凌迅速进入到腾空翻滚的练习。
这可比速滑还要危险10倍。

8岁的谷爱凌是自由式滑雪队中唯一一个女孩。
直到她13岁时,才遇到同年龄的女性选手。
也是因此,谷爱凌成为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她11岁时曾在校园演讲中提到体育界对女性的不公,呼吁女孩子也来参加传统上由男性把持的运动项目。
谷爱凌的妈妈吓坏了,想叫停女儿练自由滑。
但那时,谷爱凌已经爱上了自由式滑雪。
她说:“每个人都想要飞翔,自由式滑雪是能让我体验到飞起来的运动,全世界加起来都不如自由式滑雪让我喜欢。”
看来这孩子是真心热爱滑雪啊!

爱凌9岁时已经横扫全美少年组冠军。
13岁第一次参加成人项目就拿了第一;
15岁时登上国际雪联年度积分榜榜首;
从20米高的雪坡跳下,在空中飞行30多米远,为此,爱凌摔断过锁骨和手臂。
谷燕说,自己早已经不敢看女儿的现场, 都是跟大家一样事后再看录像。
“比赛的时候,我只会问教练她落地了没有。只要爱凌落地了,别的我就不管了。”谷燕说。

(爱凌在比赛前发烧到40.5度,急得哇哇大哭,那时她13岁)
看了谷爱凌的成长经历,发现她能获得如今的成就,都离不开她妈妈和她自己的努力,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鼓励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内驱力,这话用在谷爱凌身上一点都没错。
她的妈妈谷燕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了美国留学,当时她还进入了北大的速滑队,等到毕业前,她也成了队里的滑雪教练。
所以在谷爱凌3个月的时候,妈妈就整天开着车带她到4小时车程之外的滑雪场,小小年纪的她,看到大家在冰天雪地里飞驰觉得很美好,所以在3岁的时候,主动提出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滑雪板。
换做其他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么小的年纪滑雪会很危险,从而阻止孩子的这个念头,但她妈妈并没有这样做。
谷爱凌想要一个滑雪板,可因为她年纪太小,没有合适的,妈妈就亲自给她做了一个最小号,在同龄人还在陆地上奔跑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在雪地中飞驰。
用谷爱凌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觉得自己有点与众不同,同龄人还在哭闹和抱怨的时候,我正在小道上忙着呢!”
就这样,在她8岁那年,就正式加入太浩湖专业滑雪队,开始学习自由式滑雪。
可见,家长懂得发现和鼓励孩子的兴趣有多么重要。

以学业为重
虽然谷爱凌小小年纪在滑雪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她妈妈依然坚持让她以学业为重。
谷爱凌妈妈觉得可以学滑雪,但不允许荒废课业,为此他们两母女也达成了共识,在她高中阶段,谷爱凌也是像普通高中生一样,正常上课,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据她回忆,每逢周末,从家到太浩湖,妈妈开车来回要8个小时,所以为了不耽误学业,她只能在车里写作业,换装备。
而在比赛需要到处飞的时候,她也在飞行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应该要做的功课,真的不浪费自己的每一分钟。
后来,她为了可以专心备战这次的冬奥会,就在1年之内读完2年学业,最终在2020年,她在美国高考(满分1600分)中,考取了1580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了梦想的斯坦福大学,跟自己妈妈成为校友。
要知道,她是这所高中学校成立以来,第一个1年之内读完2年学业,并顺利提前一年毕业的学生。

说完了谷爱凌妈妈的几个值得家长学习的教育方式后,下面就看看在谷爱凌身上,我们能学到点什么:
谷爱凌身上的闪光点
目标明确
小小年纪的她,就懂得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知道想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就必须努力学习,所以在兴趣和学习上,她一样都没落下。
她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每年都会跟妈妈回北京,在那里她有自己的小伙伴,可是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再回北京,发现小伙伴们都不出来玩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小伙伴都跑去海淀黄庄上奥数了,小小年纪的她为了跟他们一起玩,主动申请上课。
可对于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来说,五年级奥数她根本就听不懂,不过这也没有阻止她前进的步伐,她觉得既然五年级听不懂,那就改听四年级的。
后来听懂了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就在海淀的奥数班刷完题,没想到回到美国就成了学霸。用她妈妈的话说就是"到中国上十天课,能顶在美国一年。"
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虽然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但她依然会全情投入,这样的学习态度,就让她得到很多意外收获。
兴趣爱好广泛
你以为谷爱凌就只是学习和滑雪厉害吗,那就小看她了。
除了滑雪以外,她还是学校篮球队、田径队的成员,还在学校的田径比赛上取得过第一名。
而且她还酷爱越野、跑步、骑马、攀岩等多项运动,有人说,算上学习的时间,其实她每年在滑雪上的时间仅仅只占了她六分之一的时间而已。
很多人为了把某个领域学精,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要牺牲学业和休息时间,可她不但没有,而且还每一样都异常出色,这样的女孩怎么能叫人不爱呢。
16岁的谷爱凌就曾说过:“我现在还小,未来可能要活到90岁,不能一直靠滑雪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学习,有别的职业和追求。”


合理安排时间,专注投入
谷爱凌学习好,还有诸多爱好,又是顶级运动员,她的生活是不是非常忙碌呢?
是,也不是。
令遇言姐非常意外的是谷爱凌有超出常人的睡眠时间。
小时候睡15个小时、上小学后13个小时、现在每天10个小时。
谷燕说,让孩子睡足很重要,睡不够哪有精力玩?
谷爱凌现在获得的成就,从来都不是通过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学习和训练,反而她是保证自己每天要睡至少10个小时以上,这样她才能保证自己在白天的学习和训练中有足够的精力。
因此,她不会错过白天的每一分钟,平时她从家里到太浩湖的雪场有4小时车程,她就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睡觉、换衣服、吃饭。
她学会把时间投注在她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而且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特别专注。
没有因为性别退缩
要知道她在学滑雪和打篮球的时候,身边都是男孩子,在她9岁参加美国自由式滑雪少年组比赛时,她有点害怕和手足无措。
这个时候,她的教练跟她说:“不要感到害怕,你是这场比赛里唯一一个女孩,你只要到达终点,就已经赢过他们所有人了。“
最终,她如愿拿下了一枚金牌。
她表示在比赛中,她经常看到的都是男孩,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带动更多的女孩参与到滑雪运动中。
她还说过:“我希望更多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儿,勇敢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跟我一样去滑雪、去享受大自然,去挑战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看到这里有人会想,如此卓越的谷爱凌,背后肯定也有一个虎妈。
恰恰相反,爱凌的妈妈何止不虎,简直就是温和到不行。
爱凌和妈妈的关系特别好。
一提到虎妈的问题,母女两个哈哈大笑。
谷爱凌说:“什么虎妈呀,我妈是兔妈。”
谷燕则说:“我真的没有管孩子。”
记者再追着问,谷燕想了想说——
“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

比起网上一度盛行的“虎妈”式教育法,我们当然更希望看到爱凌妈妈这种“兔妈”的成功——
有条有理、从容淡定、温暖包容,更有很多很多的爱。
她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人格健全、阳光积极、懂得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兴趣都充满持久的热情。
18岁的她以后的路会很精彩,即便在退役后,相信她仍然可以拥有充实的人生。
祝福谷爱凌,一个兔妈培养出来的酷女儿,愿我们能有更多“兔妈”式教育,发现孩子天赋并支持孩子的热爱,让孩子们都能像谷爱凌一样追梦成功。


↑ 做一份天赋测评及天赋发展规划 ↑
像谷爱凌一样
找到自身天赋优势
找对方向,努力发光发热
做最好的自己!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