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要进入新学年,不少新初一的家长在期待的同时也感到一些不安。升入初中,孩子和家长将面临哪些变化?小初衔接存在哪些误区?在今天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孩子在心理、学习习惯和生活技能上要做哪些准备?......北京市育英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张洁老师,为家有新初一学生的爸妈分享小初衔接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同学拿出一份试卷,有的同学三秒钟就拿出来,有的同学在乱糟糟的书包里一直翻.有的同学储物柜井井有条,有的储物柜打开往下掉东西......首先,孩子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家长可以提早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自我物品管理、自我时间规划能力(自己去食堂刷脸取餐、独立储物柜、午休或放学后的社团活动的选择、自由活动安排)。家长可以从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就锻炼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比如各科学习用品的准备,分类整理试卷的袋子,记事本,准备好课程表,明确相应的教室等。其次,要有意识地了解新老师,认识新朋友,融入新集体。家长可以让孩子事先准备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不仅仅是姓名、原小学,还可以风趣幽默的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介绍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特殊职业背景对自己的影响,表达自己愿意在哪些方面为新集体贡献一份力量...都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了解你。孩子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习环境的变化,应该提前熟悉上下学的路线、确定交通工具、做好天气变化的预案(不随意耽误课,事先记清请假制度,不完全依赖于与班主任通话)。其次留存好班主任老师的联系方式以及请假信息的模板,特殊时期可能还会有需要手写签字的WORD板请假单,可以事先打印,为紧急情况出现时节省时间。第三要安排好早饭,一般学校都是不允许带食品进班级的,上午有四节课,还有课间操等活动,不要让孩子饿着肚子上课。第四要沟通好放学时间,中学放学不会统一整队出校,家长根据学校公布的放学时间,了解学校进校时间,跟孩子事先约定好是否要去图书馆、篮球场等,与孩子商量好离校时间。最后要尽快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教室、老师办公室、卫生间、医务室,慢慢还要认识学生发展中心、图书馆等。学生遇到一些问题,可以自行前往相应的部分解决问题。不建议带饮料,学校都会提供饮用水,带杯子。穿齐校服、不戴饰物,运动鞋。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两大主科,初一就有语数英史地政生体 八门中考科目。第一次期中考试7门功课全要考,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初中阶段,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和思维含量比起小学是有明显提升的,并且在三年中还在不断加强。学生想要快速适应这种节奏,首先要提高课堂听讲的质量。小学的课堂上有很多特别可爱的画面,比如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的画面,但是到了初中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我觉得没有好,或者不好。有些思考是深沉的,有些思考是孤独的。数学上对一个命题的判断老师并不是单纯想知道你的结果,而是对的要逻辑推理,错的要举出反例。语文上对一个人物的分析也并不是单纯表达喜不喜欢,单纯问一个特征,可能需要你分析故事的背景,可能需要你结合人物的经历。孩子们的课堂听讲过程,不仅仅是听懂老师的讲解,还要能听懂同伴的观点,听懂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新初一阶段需要孩子们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能力。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并且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小学老师会有完整的板书,监督同学们抄笔记,可能还会检查笔记记得全不全,整洁不整洁。但中学更多不是抄笔记,而是记笔记,或者说是整理笔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可能不一定全记,老师没写的可能对你来说应该重点记。千万不能因为追求笔记色彩丰富,排版别致而耽误了自己的听讲和思考。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每一学科的居家作业量越来越精减了,老师对作业的设计会越来越精准,比如去年9月,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学校“基于单元教学的作业优化设计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这就更要求同学们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好作业中的每个任务。同样一道作业题,可能有几个学生都不会做,但有的在图上描描画画,有的删删改改,有的写到一半,再听辅导时,都会比空白一片的孩子收获更大.另外家长能做得就是协助培养孩子及时改错和复盘的能力。不依赖于老师的检查,而让它成为孩子的一种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以数学为例,家长不要一味要求孩子做的快,做得对。孩子可能会遇到很多思维上和理解上的障碍,要给他发现自身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我们的底线是要保证孩子有思考的过程,并留下思考的痕迹。作为资深数学老师,您觉得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应如何安排和规划?小学六年学习加减乘除运算,新初一会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有理数的运算教学,紧接着又要挑战整式的运算.三年中,孩子们的数域也从非负数迅速扩充到了有理数,再到实数,由数及式,再去接触整式、分式、二次根式。到了初二的几何逻辑推理证明和函数相关问题更是新的挑战。在新初一阶段,学生首先要打好计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小学的小数或分数的计算还没过关,也可以从现在就重点加强一下。越到后面对孩子们的思维理解能力要求越高。我们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精力集中,也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与学生及时的指导。但如果学生比较内向,特别抵触当众回答问题,甚至这种抵触让自身焦虑不安,那也不必强求,我们鼓励学生在心里默默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在草稿本上默默写下自己的解答,然后对比其他同学的或者老师的讲解,找到自己的问题。课上的积极交流,包含但不限于举手回答问题,也可以趁老师巡视的时候悄悄把老师叫到身边。课下的积极交流,包含但不限于去办公室找老师答疑,也可以和同学讨论,或找个伙伴一起找老师,给老师写留言条等等。总之,尽量做到日日清,勇敢而负责任的把每个问题弄通透,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逼着孩子预习,逼着孩子刷题,都是不可取的,任何形式都无法代替孩子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思考的作用。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大考之前就不用再管数学了,因为你们已经在日积月累中做到成竹在胸了。进入初中,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青春期,你认为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家长要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而非物理距离),不要好心办坏事,反而把孩子推远。什么行为是在把孩子推远呢?比如经常打断他们的讲话,否定他们的想法,否定他们的朋友。和青春期孩子交流我们应该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三步:换位思考,平等交流,有效帮助。在批评孩子前先换位想想他的处境和感受,告诉孩子你能与他共情。然后平等的交换意见,输出观点,最后是提供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果您没有想出来什么好办法,就先停在共情的那一步,切忌只提要求,不给帮助。遇到孩子青春期的叛逆问题.家长要善于学习,多听一些有益的讲座,家长距离自己的青春期已经几十年了,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之道.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发生变化,心理发生变化,都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我们的青春期教育不是要让孩子避开这些变化,而是让孩子们知道哪些变化是正常的,需要注意什么。哪些变化是危险的,如何寻求帮助。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小初衔接关键期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首先要重视体育,过程性考试+现场性考试,在中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了。学校每周安排四节体育课,每天有课间操,还会安排有课外活动时间。家长在家也可以带着孩子养成锻炼的习惯,比如男生的引体向上(虽然体育中考不是必选,但体质健康测试要测的)和男女生的长跑都是孩子的难点.但同时,也是坚持锻炼就能有效提高的科目。有人把体育称为中考中唯一的"开卷”考试,其实,这是锻炼身体和中考成绩的双赢,另外,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我想,对家长来说,培养孩子强健的体魄才是对孩子终身的负责。今年刚参加完中考的育英中学初三毕业生赵品赫同学 ,中考考进了全区前20名.他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孩子.每个假期,除了完成作业,还有自己的读书计划,而且读书范围大,种类多,一般一个假期能读十几本.在学校时,老师也支持他抽空阅读,经常看见他手不释卷。很多事情都能有自己的见解和行动力.初二结束时他地理生物都得了满分,从策略上初三化学和历史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但是因为对历史感兴趣,发现化学也很有意思,所以并没有懈怠,上课听讲非常认真。孩子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自信,形成良性循环.我想,他能取得全区前20名的优异成绩和从阅读中获得力量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体育是锻炼身体,那么阅读就是塑造心灵 。让孩子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长要把关孩子的阅读内容 ,中学生的阅读内容要有厚度和深度。举一个西游记的例子,有家长给孩子准备的儿童版就不合适了 。建议孩子上中学后,阅读名著原著 ,人物传记 ,优质散文。爱读书的孩子,有些道理不用家长讲了,孩子自己就悟出来了。那么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首先做一个爱读书的家长。一方面行为上影响孩子,另一方面读完后有一个交流过程,也又多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 。家里处处有书 ,枕头旁,沙发角,让孩子随手就能拿起一本书来阅读。如果您与孩子的每一个共处时光都浸润着文化的气息,而不仅仅是好一顿好吃的那么简单,我想,您和您的孩子一定会感到物超所值。您有形的付出,能得到无形的收获。文 | 张洁(北京市育英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海淀区学科带头人)
云鲸灵一站式解决幼小初高教育和规划问题
高中升学规划(选科、志愿填报)
个性化定制·成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