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学习规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快乐玩耍成为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刻苦学习变成了羞于见人的事。不过我坚信,读书即便不能改变命运,至少可以做到社会地位不下滑。
过几年之后,那些宣扬快乐玩耍刻苦无用的家长,或许会突然惊呼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美国红脖子一样的人。白乐天曾经写过一句诗“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时间也是检验真理的一种标准。
只要你坚持让孩子刻苦学习,相信几年以后的你会感谢今天的你。不过,凡事都最好有个总体规划,虽然你也可以按部就班的跟着学校的进度走,但如果自己能有个总规划,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
为啥要选在除夕这天聊学习规划?其实没啥特别的,只是因为突然想起来了。其实做学习规划这个事,就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首要的是弄清目标
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上大学。但上大学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目标不同,对学习的规划是不一样的。
上大学的门路很多,但对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通过高考进入是最靠谱的一条路。不管你给孩子规划的是哪条路,都不要忘记高考。
当家长的,给孩子做学习规划时,要时刻抱着渣男的心态,把高考作为备胎。比如走竞赛路线的同时,高考科目尤其是语文英语千万不能放松。

规划时宜粗不宜细
人们在做规划时,总是容易高估自己,俗称想得很美。规划这个东西,一旦完不成,很容易挫伤积极性,导致破罐子破摔。但是,一旦规划做得比较简单,太过容易完成,又会导致时间浪费的情况。
所以,规划可以略粗一点,比如对初一的规划可以是达到中考优秀水平,至于什么是优秀,90分可以叫优秀,95分也同样可以叫优秀。
规划要动态调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有很多孩子小时候看起来学得很快,所以家长就提前压着孩子学,结果越到后来越学不动,最终提前学个寂寞。
比如凤凰卫视的一期《一虎一席谈》栏目中,就曾经有个9岁的三年级孩子声泪俱下地控诉家长逼着他提前学。
这个孩子说:我们现在三年级,我同学已经有在学五年级、六年级的知识了,他们学得一点也不懂。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学得囫囵吞枣,你们浪费钱有什么用。
其实,提前学不是错,但囫囵吞枣学是最大的错。学习就像盖房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你只有让孩子打牢基础,把前面的知识都彻底掌握后,再让他学后面的知识。
说起囫囵吞枣的危害,我深有体会。我爱人家的方言很特别,我第一次去她家的时候,就是囫囵吞枣地听,半听半猜。听说我去了,她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她父亲挨个给我介绍,好不容易问候了一圈,刚坐下正想喘口气歇歇时,门口来了一位中年女性,她父亲介绍:这是你姑。我不知道脑袋为啥突然短路,想成了尼姑,下意识地就想起立,双手合十,一句“师太你好”差点脱口而出,还好九年制义务教育救了我,才没有出大洋相。
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动态调整,千万不要死守着规划不放。
我曾经见过一份学习规划,他父母很谦虚地把自己的娃叫做普娃,结果那孩子后来考上了南开大学。后来凡尔赛这个词流行起来以后,我们经常笑话他父母是老凡尔赛。
这份学习规划的好处就是足够简单,容易执行:
学龄前:认识少量字,认识全部数字,会简单加减法,背诵并理解小学阶段全部古诗和少量古文。
小学:达到中考英语优秀、高考英语合格的水平;达到中考语文合格的水平;四年级结束时完成小学课程学习,同时学习小学奥数至优秀;小学毕业时自学完初一数学。
初中:初一自学完初中数学、化学、语文,达到中考优秀的水平;初二自学完初中物理等全部课程,达到中考优秀的水平;初三准备自招;初中毕业时语文和英语达到高考优秀的水平。
高中:高一结束前自学完高考科目,高二高三进行加强。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