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考生们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随着高考时间临近,学生们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加,不仅会忐忑不安,甚至也会焦虑。
怎样帮助孩子在最后阶段调整好考前心理状态,怎样把握好角色定位助力孩子学习?
云鲸灵整理了8个高考家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一起来看解答吧!
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
孩子们在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
相信许多孩子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两次考试发挥失常的现象,他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
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还有考题过偏、怪、难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偏题,不会有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的情况

理解孩子的压力并帮助他们
一般来说孩子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这个时间段家长禁止说什么
不要总是问“复习的咋样了?”“高考能不能考好呀?”……
因为孩子没法肯定地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而且也没法保证高考就一定能考好,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
如果孩子实事求是地回答你,没复习好也没有把握,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
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吗?

这个时间孩子不想学习了怎么办
经常会有学生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
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我们先要理解到,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
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地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
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还不如就这样了,考完了再说。
其实,对付消极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置换它。
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回答。
在考前这些日子,建议家长带着孩子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你一定能、你一定行”“我要相信自己,不能自暴自弃”……开动脑筋,用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增强信心,让积极心态成为一种心理常态。

孩子说“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
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
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
我们在这个时候最好认真地、诚实地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
孩子开始失眠了怎么办
“失眠不是问题,对失眠的担心才是问题”,考前考中出现失眠也是正常现象,困扰我们的不是失眠本身,而是“不想让自己失眠”的心理。
这时,我们要告诉孩子:需要放下因失眠而焦虑的心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闭目养神,同样能够起到休息的目的,能补充人体消耗的精力,第二天照样精力充沛。
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试一试全身放松法:把自己交给床以后,用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享受床带来的舒适感,心里默念眼睛放松、眉毛放松、脸放松、肩膀放松、手放松、背放松、腿放松……慢慢自然就睡着了。

家长在最后阶段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高考这件大事儿,努力很重要,选择也很重要。最后阶段,家长除了陪伴、鼓励孩子备考外,也要学会做孩子的小老师和小助手,帮助孩子关注高考信息、分析高考动态、以及填报志愿等。
把孩子考到的每一分的成绩,使用到极致!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说是第二个“高考”,也是一项不比高考难度低的系统工程,在报考时由于了解的信息不足,往往容易掉进陷阱,因此家长及考生们千万不能忽视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划及准备工作。
家长应引导孩子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有合理人生规划的人,未必能成功,没有合理人生规划的人,一定很难成功。
而提起报志愿,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一些问题、想法。
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在人生阅历、社会经验、工作常识等方面要比孩子多,所以在孩子填报志愿时,父母要做适当的指导,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 向孩子分析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利弊,但大多数人的家长对此感觉杂乱无章,有的一知半解,有的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感觉似是而非。实际上至少有一半的考生、家长没有想法。
所以,父母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请不要以自己的意愿或者使用不科学的方式去包办孩子的未来、强行替孩子做选择。
为了避免咱们孩子踩上高考志愿填报的这些坑
云鲸灵提供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给您科学的高报指导
扫码即可学习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