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绩真的决定人生的高度吗?大家还记得BBC那部著名的中国老师给英国学生上课的纪录片么?几年来,英国人对于亚洲教育的兴趣越来越高。最近,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韩国。
韩国是一个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的国家;但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在数学和阅读项目上,韩国学生经常在所有成员国中排名前三位。
所以,BBC团队想,如果派几个英国学生去韩国,体验一下韩国人的教育方式,会不会有一些启发?
于是他们安排了三名英国学生去韩国“留学”三天,把整个过程拍成了这部纪录片-School Swap Korea Style(学校互换:韩式教育)
纪录片在 BBC 播出了,又一次引起英国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广泛争论。今天我们来一起感受下。

孩子学习成绩差怎么办?
为了教育付出一切
其实韩国升学压力不比我们国家少,也是为了高考应试教育拼了命的地步。
“韩国也是拥有严格的教育制度国家,这里的一切似乎是与自由主义精神无缘”,英国《每日邮报》坦言,“在这个与英国相距7000英里的国家,教育二字显然有着不同的含义。”
BBC纪录片派去了3位威尔士高中生去韩国交流学习,他们上学第一天就惊呆。
纪录片制作人派去了3位来自英国威尔士的学生前往首尔,因为韩国的中学都分男校和女校,因此,他们3个人分别在两所顶尖的男校和女校中。

@Tommy 我喜欢上学...但是我喜欢的是学校里那些跟其他学生社交的部分,比如体育,比如玩乐,但是我不喜欢学校里学习的这部分。
@Ewan(学霸) 学校是一个你每天来跟你的朋友相处的地方。但是我也要学习,我也想成为棒的那个。所以我想去韩国,去挑战一下他们。
@Sarah 我们这里平常课程很松,基本上要么早上两节课,下午就没事了。要么下午三节课,这样我早上还可以睡个懒觉。
来到韩国,他们分别住进了三个韩国人的家里....与Sarah配对的是16岁的Seon。
当Seon还小的时候,她就进了当地的一个天才少年班。现在她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
Tommy,来到了Min Young的家里。Min Young家比较富裕,他们就住在学校旁边的一栋高层公寓的36层。平常直接就可以看到楼下的学校,他家86寸的电视。
而Ewan,到了Young Chan的家里。Young Chan是个工薪家庭。他的父亲在韩国一个核电站上班。为了让Young Chan能够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专门卖掉了原来的房子,在这边买了个小房。现在他父母每天要花5个小时往返上班,但是他们认为这样为孩子的教育做出自己的牺牲,这是值得的。

Ewan在英国是学霸,来到韩国家庭的第一个晚上,他就迫不及待地跟Young Chan交流起来。
两人互相交换了自己的数学作业看,Ewan看到对方的作业,瞬间被打击。
好吧,你们韩国人也就读书好,可是我还会音乐!看见Young Chan家里有钢琴,他秀起了自己的琴技。得到Young Chan家人的掌声。
然而...轮到Young Chan出马躺着反手弹,英国学霸轻松被碾压。
英国学霸到了韩国成了学渣
第二天上学,BBC制作人准备了一场小测试,一场威尔士的GCSE数学考试的试卷,GCSE类似英国的中考。常规2个小时的卷子,他们随机的拿掉了一半的题目,变成了一份1小时内完成的卷子。
英国的学霸Ewan信心满满,因为他在GCSE里12门考试都拿A,同一份卷再做一遍有足够的自信可以秒杀全场。

然而,瞬间被打脸,这份本来要给英国学生做1个小时的卷子,大多数韩国学生在15-20分钟内写完。连一个手骨折了打着石膏的韩国学生,这卷子做起来做得还比他要快。

韩国老师出来补刀说,这份试题难度在韩国也就是给12-13岁学生做的。要知道,去年参加相同考试的英国学生中,有40%的人没能拿到Grade C。
有一份统计在全球68个地区数学能力调查,中国上海排在首位,韩国排第五。

(68个地区数学排名,亚洲国家都在上位圈)
英国人数学一般已经是流传很久的故事了,威尔士排名43。在数学上摔跤,总能在自己母语科目找回场子吧?

(68个地区数学排名,威尔士在下位圈)
在补习班的英语课上,老师发了一套试题让同学们去做,结果Tommy的错误率比韩国学生还高,即便英语是他的母语,但是英国的学校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不再教授语法课程了,所以Tommy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老师:“现在完成时和过去时有什么区别啊?”
一脸懵圈的Tommy: “呃……现在完成时?”
老师:“嗯, I have lived in Wales for 20 years. 这是现在完成时还是过去时?”
Tommy:“ 是......现在过去时?
老师:“那是现在完成时啦,have lived。要不你来说have lived 和lived 的区别?”
.......

一天学习16-17个小时是韩国学生的常态
在韩国的中学里,学生们被要求早上7:30之前必须到教室里,而英国的学生上课的时间是早上9点,对于这三个英国孩子来说,当他们还在应该睡觉的时间里,韩国孩子已经坐在教室里上了两节课了。
在英国,孩子们下午三点之后就放学了,而在韩国却不是这样,学生们每天在学校里上课的时间差不多要超过7到8个小时,每节课的时间都非常长,课间只有10分钟的时间休息,很多学生因为太困,都直接在桌子上趴着睡。
说到这里,我们天朝学生邪魅一笑,7:30分上课这算什么?!我们起得更早!但是韩国学生午饭时间只有50分钟,吃完饭继续回去上课,没有午休!
虽然韩国政府实施了晚上十点之后禁止学校补课的政策,但是收效甚微,学生们即使不在学校里补课,也要花钱去外面上补习班。
Young Chan那位躺着弹钢琴的韩国少年,在图书馆学习到11:45分才回家。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韩国中学生,每天有16-17个小时的时间都要用来学习,这三个自由散漫惯了的英国学生,上学一天之后感觉身体被掏空。
韩国学生那么拼的原因是因为KSAT(韩国高考),想考入韩国最好的首尔大学,那肯定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这跟我们国情很相似。
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Sarah就表示,她可以看到自己的韩国室友Seon会被考试成绩影响情绪。在首尔大学里,他们采访到了一个学生。在高中的三年里,他每天学习16个小时,这才拼进了首尔大学。
成绩真的决定人生的高度吗?
在采访中的过程中,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直到最后,BBC才问出了真相。
在读书期间,我失去了2-3个好伙伴。”
“为什么?”
“因为自杀, 一个顶不住极度的压力,自杀了。另一个也是一样”
“他们都多大?”
“15-16岁的时候吧。”
BBC表示,过重的压力,导致了韩国学生有的有自杀倾向。
在工业化国家中,韩国自杀率连续13年世界排名第一,自杀也是10-30岁人群中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
现实社会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孩子,以能否考上大学作为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志。
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父母的全部精力都用来督促孩子的学习。
在这种长期学习压力的逼迫下,孩子一旦遇到困难,从父母那里难以得到帮助,相反却在受到责难的时候,青春期潜伏的抑郁心态往往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就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率日益上涨的深层原因。
这些家长爱孩子么?非常爱。
他们希望孩子成绩好,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可是他们却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继续给孩子加压,认为学习好一切都会好。
他们认为很多能力长大了自然就会。这个想法实在是有些天真了。
本该在成长时要学习的那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自主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等等,只好在成年以后痛苦地去补这些课。
但是,有些人能补回来,有些人,补不回来,也不愿意补了。
那些成长中的需要,被深深压抑,直到有一天爆发出来,不是伤到别人,就是伤到自己。
希望这能让一部分家长警醒——不要把成绩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如果不警醒,真的会有恶果。真的!

国内现在实施“双减”政策,校内将不断减负,校外培训机构也逐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我们常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更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引导。
双减以后,父母不能再唯分数论了,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创新意识、努力勤奋精神等等。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任重道远。

当你发现孩子情绪波动大
负能量满满就要注意了
请及时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
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加以正向引导
实在摸不着头脑
可联系云鲸灵进行相应的科学测评
了解孩子的情况
及时引导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