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自主规划?最近遇到两个家长吐槽孩子:磨蹭!和大多数家长吐槽的磨蹭不一样,孩子很优秀,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说很好,成绩好、讲礼貌、学习认真、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都严格执行。
他们的磨蹭也不是因为开小差、小动作;只是每每回到家以后动作就出奇的慢,像是0.5倍速附体,看得人心火乱窜!
两位妈妈特别郁闷,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完全两个样子?难道是两面派?也特别担心,如果孩子磨蹭的坏习惯如果带到学校里可怎么办?

培养孩子学会自主规划
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谁能想到,学校的优等生回到家里还需要妈妈的吼叫催促才能去完成作业呢?谁能想到,在外面的学习积极分子在家里这么抗拒学习?
事情是如何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
有一个优等生孩子爸妈欣慰的同时心里盘算趁热打铁,在孩子3年级之前把好习惯养成,在学业还没真正紧张之前冲刺一把,妈妈更是一心扑在了鸡娃群里,淘到了各种真题,让孩子刷刷学校里接触不到的题。
爸妈期待的是号角吹响,孩子就跟上节奏,然而孩子并没有这个想法。
我慢……我缓……从回家的换衣吃饭,再到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放慢每一个动作,直接目标是晚一会刷题,终极目标是通过慢今晚少做一套题!
培养孩子自主规划有禁忌
明智的父母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希望孩子慢慢脱离父母的陪伴可以自主学习,毕竟孩子不懂自主规划,将来的学业生活甚至未来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即便跟我吐槽的两位妈妈,必然不止于希望孩子多做两道题,比别人多会点东西。孩子能够合理利用自己争取来得的时间,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才是她们的终极目标。
但很多父母目前采用的方式,是给孩子安排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希望孩子长久的重复可以养成好的生物钟和习惯,到点就自己去做。
然而培养孩子的自主规划能力,不仅仅是让孩子有合理的生物钟,还要让孩子学会判断事物的轻重缓急、分析事物是否和自己的主要目标相关……最重要的是孩子有体验练习的机会,否则一切都无自主可谈!
日子久了,父母会发现生物钟在各种诱惑面前这么不堪一击,自己的脱身之日遥遥无期,甚至孩子有了踢一脚动一动的情况。

牢记事情在变好之前,总会变得不好
培养孩子的自主规划能力,最关键的是孩子拥有自主权、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自主规划能力的时候,本质上并没有让孩子真正参与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自我意识暴增,也有可能会表现出反感和排斥,学业上的问题会激增,必然会与父母所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
如果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不如用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做:将自主规划的权利交还给孩子,并给孩子慢慢优化的时间。
可以从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安排做起,想象一下那样将会是什么场景,很多父母就要焦头烂额了。
然而之所以会出现一幕幕让人失望的场景,并不是因为放权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从掌控到放权的跨度太大,忽略了陪孩子一起优化的过程。如何优化,至少要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有仪式感的谈话让孩子带着期待做,而非直接不管孩子
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一次沟通,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有,当然他自己也有,比如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等,进入小学意味着他已经长大一些,可以自己负责一些事情,这是长大了的表现。
让孩子为自己获得自主权利感到开心和骄傲,而非自责和不安。
如果我们在一次次吼叫、催促、失望之后突然转变,好像是跟孩子置气一样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会感受如何?
短暂的舒适和放飞自我之后是恐慌和不安,爸爸妈妈是不是对我失望了?放弃了?
他们可能不会思考我该怎么安排我的学习生活,而是我该怎么让爸爸妈妈不再生气,装乖卖俏,和好如初,直到爸爸妈妈像以往那样照顾我。
二、让孩子自主规划,尽管会有不好的结果出现
比如,让孩子说说自己会如何安排早晨的时间,尽管他的安排可能过于理想化,仍然可以让孩子尝试做一下。
孩子在前几次执行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是必然的,但是作为家长,只需要偶尔善意的提醒一下行程,切忌不停地提醒督促,让孩子体验自然过程,即便迟到了,迟到是绝好的总结成长机会。
三、及时的复盘沟通最重要
让孩子自主规划,开始的时候最难熬的是父母,最无助的是孩子。
我们的难熬,是眼睁睁的看着孩子把一些简单的事情搞得一团乱糟,孩子的无助,是因为自己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让人满意。
此时,复盘沟通对孩子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今天在学校还顺利吗?老师有没有因为迟到批评你?”
“我知道你肯定很难过(同理孩子的心情),你觉得我们明天做什么调整可以避免这个事儿再发生?你有什么好想法?(鼓励孩子自己调整和规划)”
“你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你做些什么?”(如果孩子说需要你来提醒他或者把责任安排到父母身上,必须坚定拒绝,告诉他这是他的事情,爸爸妈妈有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其他帮助,比如给你买闹铃或者提供更加约时间的交通工具)

四、由一个时间段的自主规划延伸到其它时间
切忌一下让孩子直接负责自己的学习生活,否则挫败感将吞噬孩子。如果孩子能够安排好早晨,就可以尝试让他安排放学后的时间。
1、你可以把作业在学校完成真的很不错,因为你争取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放学后的四个小时你会怎么安排?(荣誉感的赋予)
2、让孩子说说自己会如何安排,可以给他提供安排的要素:吃饭、运动、游戏、阅读、预习、复习、手工,包括孩子想到的其他项目。
3、让孩子尝试去做,尽管在第一两次执行的时候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作为家长不需要干预,让孩子体验自然过程。
4、晚上同样跟孩子简单沟通一下。
“你对今晚的安排有什么感受,自己觉得满意吗?”
“你觉得你收获了什么?"
有没有重要、紧急的事儿没有被安排?
对早晨有什么影响吗?
有没有做一些计划之外的事,为什么会这样?明天你准备怎么安排让晚上的生活更丰富充实?你会加入其他的内容吗?”
鼓励孩子自己调整和规划,父母的信任感会让孩子倍感有力量,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明辨是非和向好的能力的。
PS:当孩子规划的不好或者早晨迟到被老师批评时,家长一定不要说“我早就告诉过你快点,早就告诉过你应该怎么做,你就不听……”。
牢记事情在变好之前总会变得不好,放权培养孩子的自主规划能力最初必然出现孩子做的一塌糊涂的情况,允许孩子犯错,暴露问题是总结成长的好机会。
如果父母在孩子失败时将权利收回来,就等于再告诉孩子“你就是不行!”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