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酸等等怎么了?我家小孩缺席网课会被老师批评的!”
这一幕,发生在上海某小区一条核酸检测队伍中。
原来,妈妈先让孩子刷码占位,中途却让他回家上网课,还特意嘱咐,要上完课才能下来。
没想到,这一等足足等了 40分钟。
后面排队的人又气又急:“你家小孩上网课重要,难道大家有义务陪你耗时间啊?”
正当她与其他人吵得脸红耳赤时,一男孩慢吞吞地走过来,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堂而皇之地在自家妈妈前面插队,低头玩手机。
如此无耻行径,难怪网友怒斥: “真不要脸!”
我想起之前上海房主呵斥志愿者的新闻。
一志愿者上门没按门铃,着急送物资拍门的声音惊动了房主。
看着满身湿透的志愿者,男主人毫不领情,指着对方斥骂:“懂不懂礼貌?谁让你拍门呀?”

女主人则嚣张跋扈道:“没人让你做志愿者,我没有!”
而孩子站在父母后面,冷漠地注视眼前一切。
网友们忿忿不平:“这家人实在过分,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诚然, 父母什么品行,孩子就什么价值观。
如果父母总是冷漠无情,只会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孩子也无法学会关爱他人,更无法融入社会上的人际交往。
一个自私自利,不懂换位思考的孩子,简直比豺狼还可怕。

自私自利的孩子,比没出息更可怕
疫情爆发后,公费留美生许可馨公开发表不当言论:
“回国就像犯人一样,旅馆是发臭的,喝的水都是杂质,食品安全成问题,在美国多好啊,肉蛋奶不断供,在街上随便溜达。”
讽刺国内的防疫措施:“中国人就是贱骨头。”

还不忘回怼同胞:“你别代表留学生了,下跪得起劲的软骨头。谁要做中国未来的骄傲,我才不要当螺丝钉,你们想当奴才别拉上我。”
更可恶的是,她前脚肆无忌惮诋毁祖国,后脚却恬不知耻地跑回国避疫情。
被网友围攻后,她连夜绣红旗道歉。

从疫情之中学会成长,看透人性。
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自私狭隘的人。
《圆桌派》窦文涛曾说:“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让他们成为一个自私的人。大家都想,我要无限的自由,你自由少一点。”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愿分享,对他人漠不关心,不考虑他人感受,缺乏同情心?
其实并没有孩子生下来就是自私的,多是父母宠溺和纵容的结果。
如何避免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呢?
一、不要对孩子极度溺爱或苛刻
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太过溺爱,无论孩子的最要求是否合理,都无原则地满足,给孩子太多特殊的关注,代替孩子做决定,大小事务一切包办。

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懒散成性自理能力差,内心膨胀产生“即使我犯了错,不是还有我父母吗”的错觉;
反之对孩子要求过多、过严的家庭教育又会扭曲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父母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孩子达不到时,就会严厉地批评,让孩子每天生活在高压之下。
慢慢地本来就内向的孩子性格变得懦弱自卑,外向的孩子变得更加叛逆,自暴自弃。
二、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需求
孩子是家庭里重要的一份子,请家长不要把家长的权威凌驾于孩子之上。
关于家里的一些事务可以多让孩子参与,听取孩子的意见;多创造条件和孩子在一起,互相交流想法,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了解。

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合理地制定目标,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忌嘲讽打压。
父母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培养孩子独立、大胆而又自信的性格。
三、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不应只培养孩子学习能力,还应培养孩高尚的品德,让孩子具备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懂得怎样去爱别人;懂得什么是同情,什么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具备同情心的孩子不会蛮横霸道,乐于去帮助别人,能和朋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言传身教,让孩子体会爱心,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曾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应该去关心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替人分忧是快乐的事,不要取笑别人的缺点。
当孩子小时候就不要娇宠,平等对待,教育孩子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对逆境中的人抱有同情心,即使对小动物和花草树木也不要去损害;自己的事情尽量独立完成,体谅父母的不易。

亲爱的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任重而道远,千万不要走入误区认为孩子成绩好了什么都好,只要“成绩好”这个光芒就可以遮住品行方面所有问题。
当孩子品行出现问题时依然能够得到嘉奖,他心里会想:“只要我成绩优秀,自私自利也没什么不对,我如果犯了错误也可以用成绩弥补。”长此以往,会酿成大错!
有人曾说过,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通过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纸上留下的痕迹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的确如此,每一个人出生时都是善良的,父母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在孩子形成自己的个性时影响着孩子,不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我们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也并非一天形成,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并不是教会孩子如何去“赢”,如何去获得好成绩,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如何爱他人,尊重他人。
如果从小到大我们只教会他如何去赢,只把成绩利己放在首位,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知道争取机会、自私自利,毫不利人只会利己的人,到了最后即使他赢了,又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什么?
亲爱的家长,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有前瞻性的家长,循循善诱地帮孩子塑造出一个好的品格,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