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你对父母的态度”一项显示:
6.62%的孩子惧怕父母;
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
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
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当代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危机。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只知道单方面的指导、说教,忽视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说过:“你是个什么人,你跟孩子关系怎么样,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只有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温暖亲密、互相信任、友好和谐的关系,父母才会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这时孩子才会尊重、认同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于是我们会看到,那些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自觉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通常都比较和谐,亲子之间是互相信任、合作的模式;
而许多不爱学习、行为习惯很差、让人操心的“问题孩子”,他们和父母不懂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亲子关系几乎都很糟糕,亲子之间是互相怀疑、攻击、对抗的状态。
因此,我们常说,亲子关系大于教育。
有人把亲子关系比作一个账户,父母每一次对孩子给予关心、鼓励,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就是往亲子关系账户中充钱,而一下这四点错误的做法则会慢慢透支亲子关系账户。
冷漠、忽视孩子
催促、逼迫孩子
没有界限感,不尊重孩子的秘密、隐私
缺少信任,总是主观批判、怀疑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十月怀胎的宝贝,婴幼儿期孩子对父母是100%的信任和依赖的,为什么我们身为父母就不能多信任孩子一点?是什么让我们在养育的这条道路上彼此有了隔阂,有了矛盾,有了无法化解的伤痛和影响孩子一生的原生家庭的创伤呢?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因此,家长多给孩子正面的期待,遇到事情也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鼓励孩子,少一些自以为是的评判,孩子便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云鲸灵《亲子关系评估测评》,评估孩子家庭关系融洽程度,从家庭模式、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父母关系、父亲角色及母亲角色六个维度全面扫描亲子关系。使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为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提供依据,达到使孩子身心平衡发展,并取得更好成绩的目的。

总而言之,亲子关系的维护,正如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维护一样重要。不要觉得是孩子,就可以随意对待;是孩子,所以即便伤害了彼此间的关系,代价也不高。这是不正确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高质量陪伴、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生活与学习上的关注和帮助,然后是尊重、信任、欣赏。
这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