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同学会,同学小优精气神充足的样子,活成了大家羡慕的样子。问她保养秘诀,她说:“做喜欢的事。”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上搞活动,让大家在理想树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她写了:服装设计。当时,同学们还嘲笑她,说她将来是“裁缝”。那天,在同学们的嘲笑下,她强忍着泪水。回到家,泪水再也忍不住了。而她的妈妈,并没有嘲笑她,反而安慰到:“裁缝就裁缝,裁缝也有饭吃。”妈妈莞尔一笑,“再说了,如果找不到饭碗,我们养你一辈子。”妈妈的这句话,让她一下子安心了。这句话,她直到现在都记得。
后来,她真的学了美术专业,毕业后做服装设计。现在,她开了一家小店,专门为生产洋娃娃的企业,做洋娃娃的服装设计。“我做的不是什么大事。”她说,“但却是我从小就喜欢的。”看着她眼里透出的光,同学们都很羡慕。看着她手机里,自己的小设计店的照片,那是小而美的殿堂。
小优是我们同学中,把兴趣发展成自己的小事业的典范。
其实,在生活中,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一些兴趣、天赋或者特质,有的孩子可能暂时没有明显的表现,需要我们用心观察,以及创造一些机会和环境去发展。

如何发掘孩子的天赋优势
用心观察孩子
有位妈妈总说自己的孩子不合群,担心孩子太孤僻。仔细了解下来,原来是家庭聚会的时候,孩子有时会自己一个人玩积木上的珠子。后来,妈妈给孩子买了不同样式的积木,孩子果然很喜欢,再后来,孩子成了赛车拼装玩家。有一天,他自己上网输入“赛车”这两个字的时候,出现了“赛车设计师”这个职业,他非常有兴趣。而她的妈妈说:“我都还没听说过这个职业呢。”
所以,当我们用心观察孩子时,可能会发现孩子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或者和我们预期不一样的地方。当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地方,先放下我们心里的评判,看看孩子在那个我们认为“不一样”的点上,会做什么,想做什么,那里面,有可能藏着他的天赋优势。
尝试不同兴趣
有一位心理学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小时候没上过什么兴趣班,似乎没有对什么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不过,在他高二高三的时候,接触到国内第一批心理学书籍,看了之后超有兴趣,死活要读心理学。当时他的父母很反对,因为在当时,还没有哪条招聘启事上会写“心理学专业”,父母担心他将来找不到工作。后来,经过激烈的争论,他坚持选择了心理学,现在他学习心理学超过了三十年,依然很有兴趣,平时除了咨询工作,还在继续学习各种流派。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有点偏门或者冷门时,在家庭资源允许范围内,支持孩子尝试不同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我们内驱力的重要来源。
允许孩子停下来
有一个小孩,从小喜欢画画,励志要当画家。但高中的时候突然不愿意画画了,她停下了画笔。两年后,有一天,她去等自己的闺蜜下课。那天,她看到画室里的画,心里泛起一阵波澜,忍不住拿起笔,随意画了一幅。画室里的一位老师看到了,和她聊了很久。原来,她并非对画画没有兴趣了,而是因为当初为了高中考美术生,父母和当时的老师,把她逼得太紧,在日复一日的素描中,消磨了她的创作热情。那天之后,她又重新开始,继续画画,现在已经是一名画家了。
有时孩子有明确的兴趣,但可能中途也有疲惫期或者想踩刹车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如果真的是孩子内心里的小火苗,有一天,他会把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科学测评
通过科学的评测可以更好的发现孩子天赋
云鲸灵《天赋优势测评》通过皮纹信息采集的方式,从智能、性格、生理、体能、艺术天赋优势机构等多维度全面进行评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潜能及特长,达到发掘潜能特质、培养兴趣特长、适性扬才的目的。
通过这项评测,家长可以获得一份47页的天赋优势测评电子报告。报告出来之后由云鲸灵资深天赋规划师和家长一对一解读,协助家长达成以下目的:
科学测评消除了文化背景,测量结果不受环境、身体好坏、情绪的影响,客观的角度提供可靠的遗传信息,皮纹一生不变,一辈子只测一次即可。

测评依据
中国,中文数据库,1983年至今,有5000多篇关于皮纹学的论文;国际,美国国立研究图书馆1943年至今,有4916篇皮纹研究报告。
云鲸灵国际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划研究院的皮纹测评系统有国内外各教授发表的3000多篇相关论文作为支撑点,也有上百万的常模支撑了。
这套皮纹检测系统,集合了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以《遗传学》《胚胎学》《皮纹学》《脑神经科学》为根据,并实质的发表论文为技术支持,应用观察、记录、比对、归纳的统计方法,发现了皮纹与人类的先天智能之间的具有统计意义的规律。

皮纹评测技术已获得中国遗传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医促会论证;拥有多项专利与版权。也作为多省教育部门推荐学校采用的因材施教选才工具。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