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办法是什么?成就一个孩子,不能光靠老师,也不能光靠家长。
家长常常担心:自家孩子能在学校受到好教育吗?老师常常困惑:怎样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其实,大可不必。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因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既离不开家长,也离不开老师,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创造可能。

教育孩子的办法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原本属于校外无论是学科还是非学科的教育任务被分割给了学校与家长。一方面,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另外一方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凸显出来,似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才是真正进入了“拼爹拼妈”时代。
因此,“双减”政策不仅考量着政府,也同样考量着学校和家庭。对于学龄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基本就被划分为了居家时间与学校时间,那么孩子的成长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所囊括。
或许不必区分这两者孰轻孰重,因为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方向。我们仅仅从他们本身特点来分析一下,如何更好的或者说更有效率的促进孩子的进步。

家庭教育孩子的办法?
对于家庭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学校学的东西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们先不讨论这里的教育含义是否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至少有大部分重点是在于人格、内涵的培养,而这其实正是家庭教育所应该重点关注的。
家庭教育的优越性在于一是时间上的比重和灵活性,相比学校,孩子更多时间在家里或课外,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二是情感上的纽带作用,家庭教育具有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对子女产生影响的优势,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作用,对子女进行教育;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从社会交往到旅行考察,从各种媒体到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但这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因为家庭教育里面,教育者的角色是由父母担任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具有足够的教育水平与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就导致了从客观来看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是参差不齐的。
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优秀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但也有些家长自以为了解孩子或者并没有深究孩子习惯性格表现背后的原因,就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引导规划,那可能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因此,家庭教育对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专业的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来帮助自己,与自己一起来对孩子进行培养。

学校教育孩子的办法
再来看学校教育。著名作家龙应台有段精彩的论述:“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首先毋庸置疑,学校对于孩子来说,重点在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这种培养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学校的教育内容有系统的整体框架,会依据不同年龄段进行有序列、有层次的教育,有利于孩子整体发展。
而我们结合龙应台的话来看,用功读书不仅仅是获取了知识,在知识之上,还有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方面,则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的增加,逐渐由家庭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的。
此外,学校还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社会的”、“群体性的”环境,孩子在这种集体氛围里,能够不自觉的建立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短板。简而言之,家庭教育更加针对于“个性与内在的培养”,而学校教育则更体现了“共性与外在的塑造”。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家长培养孩子习惯就可以,也不是学校教教孩子知识就完事。家长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更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学校也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孩子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在教育这条艰难的路上,只有老师和家长齐心协力,孩子们才学的更好。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