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剧《夫妻的世界》中,俊英是医生妈妈与导演爸爸的儿子,原本是个乖巧、懂事、活泼的孩子。
但在爸爸的生日会中亲眼目睹爸爸出轨、感觉到父母正渐渐走向离婚,一直到父母真的离婚,甚至反目成仇。俊英开始冷漠不语、惯性偷窃、口出恶言、打架闹事、外宿不归……

在俊英的身上我们已经看不见起初的幸福笑脸。让我们不禁想问“原本开朗贴心的孩子去了哪里?”、“俊英到底怎么了?”父母的关系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父母离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学者指出,离婚不应被视为“单一事件”,而是家人共同经历的“家庭过程”。其实,对孩子的影响,从婚姻解组之前的争吵、冲突就已经开始了,而且持续至离婚及离婚之后!
这整段过程,父母之间的互动都默默地影响着孩子。从《夫妻的世界》来看,在俊英发觉父母的婚姻开始动摇时,向同学询问父母离婚的状况、向妈妈暗示自己不想转学……等等迹象,都显示出俊英不安的情绪。
后来俊英所有“不良”的行为,也都反映着俊英正处在负向的心理健康状态中。当家长婚姻变质、走向离婚,因为双方没有处理好情绪问题,导致孩子很难适应。
总的来说,离婚家庭最常见的两种状况:“破坏亲情”、“照顾失常”。
破坏亲情
要求孩子选边站、相互离间(灌输孩子另一方有多不好)、禁止见面、争夺子女……等,都是破坏亲情的作为。
这种情况在《夫妻的世界》中也多次出现,而当父母出现这些行为时,孩子会卡在双亲之间左右为难、情绪拉扯,出现“夹心饼干”的痛苦感受、这样的挫折、无奈感,会带给孩子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两边不是人。
照顾失常
在剧中,父亲情绪失控而打了儿子俊英一个耳光,将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又或者是父亲和母亲常会对彼此说“为什么孩子在你那边就会变成这样?”、“你是怎么照顾小孩的?连孩子发生这些事你都不知道?”这就是因为彼此的猜忌和不信任,而过度放大子女照顾的问题。

在这过程中,父母常因对另一方的不谅解、愤怒,或自身的情绪还没有处理完全,而出现让孩子“扫到台风尾”的行为,进而造成子女产生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的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偏差。
就如同俊英,他心里的纠结与不安没有出口,最终也导致他出现惯性偷窃的行为。
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家”而不离婚,真的好吗?
我们进一步来探讨,教育学者层曾用“国家教育长期追踪资料库” (TEPS)来研究“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发现关键其实在于“父母的婚姻品质”。
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感情不佳确实会为子女的带来较差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难道婚姻无法继续走下去时,为了孩子也要撑着吗?
其实不然,研究结果同时也说明了,对于父母感情不佳的家庭来说,在离婚过后一段时间,子女的负面心理症状会减少,但若是父母感情不佳却持续维持婚姻的话,子女则会一直处于高焦虑的状态。
也就是说,父母亲不和睦的感情状况、持续的争吵与冲突,才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原因。
不再是夫妻,仍然是父母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发现无论离婚与否,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婚姻结束,两个人不再是夫妻,但是“父母”的身份却无法改变。
可以尝试以“教养伙伴”的角色,协同合作、为孩子“离婚共亲职”。
1、处理自身情绪问题
好好处理结束的关系、调适自身心中的情绪、让自己的生活渐渐回到轨道上是首要任务。
父母亲先将自己“打理”好,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2、合作教养
切割“婚姻伴侣”与“父母角色”,不让这两个角色在自己心中打架,以合作的方式作孩子的父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同对方亲职角色的价值,也接受孩子需要另一方,并且以理性的方式沟通,尽量避免上述对孩子造成伤害的行为,减少子女受到波及。
3、尊重子女、注意子女的需求
在离婚的风暴中,父母的冲突与家庭的变动都带给孩子难以平复的负面情绪,对未成年子女而言,需要更加细心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
因此,尊重子女的选择、将子女的需求摆在两人关系之前,是共亲职当中重要的课题。
离婚后良好的共亲职,能够使子女感受到父母双方的爱与关心,进而体会到父母虽然离异,对自己的爱却没有因此改变。
如此一来,子女就不会因为单亲而感觉到匮乏,且能从父母分开的悲伤经验中复原、适应与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
若父母离婚后,仍能理性沟通、尊重彼此、以协同合作的方式,继续做孩子的父母,其实也为子女展示了最好的身教,使子女在其中学习人际互动、关系处理的智慧,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当婚姻结束,两个人的关系走向终点,过程中一定有许多无法诉说的苦与痛,势必需要花费时间与心力去适应。重新学习单纯以“家长”的角色去照顾与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开始就要做到与对方理性沟通、尊重其亲职角色也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可以渐渐调整、慢慢往良好的离婚共亲职迈进。
不再是夫妻,仍然可以合作当家长,将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甚至化危机为转机,使孩子学习到难能可贵的人生功课。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