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做到这4点:
第1点, 知道孩子的成长阶段,了解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主动探究,就要多多鼓励,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小学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会有“勤奋感”,让他们充满信心,否则就容易有“自卑感”,甚至影响成年后的工作。
另外,小学低年级前额叶发育不成熟,专注力需要慢慢培养,不可操之过急。小学五六年级进入青春期,开始有自我认知,伴随荷尔蒙,容易出现逆反情况。
中学的孩子会进一步自我认知,同时,在乎别人眼中的形象,逐渐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成长后的自我。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一下最经典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2点,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良好,父母与孩子容易沟通,这才是基础。这样,孩子就愿意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真心话告诉父母。同时,因为知道父母是为了帮助自己,自然就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
想搞好亲子关系,对待孩子要有同理心,真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明白孩子的压力、失落、快乐、烦恼、同学关系、理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
在情感上给与支持,无条件地爱孩子和接纳孩子,包括他的错误和缺点。犯错后的认错才是改错和成长的前提。

第3点,要学会倾听,用心陪伴。
倾听能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可倾听之后却不能急于给出建议,而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和想办法,之后才是适当启发。
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又能让他获得思考的经验。
如果发现孩子有些什么反常行为,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揣摩,推测其背后的可能性,这样反而容易引起误会和反感。
适当沟通能了解最好,如果不能,只要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就把这归为孩子的隐私。要明白,隐私和逆反既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也是孩子成长的空间。

第4点,身教大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很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大脑中有一种细胞叫镜像神经元,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模仿别人。比如,看到有人打哈欠,你就也会想打哈欠。发展到高级层面就会形成同理心、音乐、使用工具等。
所以,想让孩子看书,那父母最该做的不是说教,而是自己经常在孩子身边看书。想让孩子不怕困难,父母自己就要勇于突破。
这可能就是真正地和孩子一同成长,或许我们的一生真的有好几辈子。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