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生涯规划要不要报?高考志愿填报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及今后的职业倾向,也要了解各高校的相关专业,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规划好接下来的大学生涯。

高考志愿填报生涯规划要不要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已经近在眼前,七分考,三分报,全国有三千多所高校,近二十几门的学科门类,成百上千的专业,对于考生与家长来说,选择好的高报师,可以打破信息的不对称,也能了解到更多的政策及报考过程中的误区,新高考全面推广后涉及到考试科目的选择,而选择科目也决定着大学中专业的可选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方向,帮助我们的考生从此刻起就匹配我们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和灿烂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面对志愿填报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现在的网络很发达,在抖音、快手、各种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上面,都有很多教大家填报志愿的文章和视频。我也看了很多,我发现很多老师讲的确实不错,但是也有很多文章和视频对大家是有误导的。或者说对高考志愿填报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有些老师总结了高考志愿填报的步骤,声称只要掌握了这几个步骤就可以搞定志愿填报。哪几个步骤呢?
1.查分数、查位次
2.根据分数和位次筛选可填报的院校
3.根据冲稳保策略选择不同层次的院校
4.选择感兴趣的专业
5.志愿填报
乍一看,步骤清晰,可操作性也很强。但是,这种志愿填报方式太过简单粗暴,而且是为了填报志愿而填报志愿。志愿填报的出发点就搞错了。通过这种方式填报志愿,很容易出现后遗症。比如说孩子上了大学后会后悔,不喜欢所上的院校或者所学的专业。在大学里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后悔当年没有报好志愿,没有选择好大学专业。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后悔的状况呢?就是因为上面的志愿填报步骤缺少了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考生的生涯规划,其中包含考生未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
孩子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未来的就业。为了未来大学毕业后能够从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所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以终为始,一定要根据孩子未来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来选择对应的专业和院校。如果脱离孩子的生涯规划,而单纯拿着分数去匹配院校和专业是很不靠谱的。
所以,志愿填报的第一步,应该是先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以生涯规划为出发点来进行专业方向的定位。通过一些专业测评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性格、优势智能、职业价值观、心理需求等各方面,再结合家庭状况和社会大环境,看孩子未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从事这些职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学历来支撑,从而确定大学专业的方向。
专业方向确定以后,再来根据冲稳保策略选择合适的可报考的院校。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志愿填报的风险,让孩子能够提前掌控自己的未来,在未来的大学学习上保持高度的积极和热情,在学业之路上扎扎实实的推进,在毕业后的就业上能够一帆风顺,少踩一些坑,少走一些弯路。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