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6月11日,长沙市教育局发布《2022年长沙市小学毕业检测暨初新分班考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引发众多家长关注。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统一考试科目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取消了英语科目的考试。
说实话,英语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应用场景确实不多,除了外贸、旅游、科研交流、计算机等领域的从业人员经常会用到。
但这部分人占我们就业的比例不到10%。
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确实有他的道理,但是,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关乎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稍微动一下,影响肯定是非常深远的。
近几年,我们的教育政策频频变动,今天还在学校英语活动周,英文演讲,英文游戏,第二天,就连期末期中考试都不考英语了。
让家长们一下子都变得无所适从。

教育就是应该有长期规划
教育是一个很长远的东西,很多的家长,甚至孩子还没生下来,就已经开始在为孩子的教育做规划,省吃俭用买学区房。
孩子刚学会走路讲话,就送入各种早教机构,美其名曰“赢在起跑线上”,而这个跑道,就是教育。
等孩子3岁了可以读幼儿园了,很多家长会咬咬牙,把孩子送到收费更高的国际双语幼儿园去,就为了能够提前学习英语,打下语言基础。
在长沙,每个小区的商铺,或者附近,都有3-5个英语培训机构,周六周日学生都爆满。
很多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比学习我们自己国家的语言汉语都多。当然,汉语我们有更好的应用场景,抛开这个时间之外。
为什么呢?

因为教育这东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明天要高考了,我今天晚上加油学习下,就能考上大学了。
所以我们很多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从3岁就开始规划孩子的学习了。
但是,这两年,变化太多了。
在这里插一句题外话,其实我一直认为,政策是不能变动太频繁的,尤其是关系到长远未来的一些政策,因为很多人很早就开始规划了。
你变来变去,就容易带来混乱。
很多时候,市场的优胜劣汰,人们根据固定的规律发展壮大,寻求机遇,是不能干涉太多的。

比如华为的5G,苹果手机,微软系统,移动支付,这些东西,都不是靠规划出来的,而是自由发展起来的。
前提是要有一个恒定的框架在那里,然后再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减负太猛,孩子们基础变差
我们的教育,减负是有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一下子步伐太猛了,确实让家长们一下子无法适从。
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外作业,小朋友们一下课回到家就是玩,家里有两个三个小朋友的还好,只有一个的呢?
玩手机,看电视。
你要让他们去看书,不好意思,他们会拿出手机帮你百度一下“减负”,让你惭愧,让你哑口无言。

到了周末,小孩子也没有什么培训班兴趣班了,干什么?一个人在家的话,只能是玩游戏看电视,没有家长天天有时间带他们出去玩。
是的,家长是应该多陪伴孩子。
你们讲的都很有道理,但是,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家长们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天天陪伴孩子。
让他们一个人去外面撒丫子飞奔?这是城市,不是农村。城市里的危险,远远多于农村,甚至随处可见的下水道井盖,都不让人放心。
一下子减得太彻底了,对小孩子们反而不好。
学了当天的课文,晚上回家把生字重新写几次,强化记忆,这是我们80年代就开始做的常规动作。
现在没有了。

学生的小学语文基础,只会变差。
同样,一个数学的乘法口诀表,连加连减,进位退位,这些都需要不断地练习,做题目,才能熟练,才能巩固的。
现在没有了。
学生的计算能力,熟练程度,只会变差。
英语就不用说了,主科地位取消了,考试都不能考了,你还指望谁用心去学,谁会因为单纯的兴趣,去学英语?
学个毛线。
所有的技能都来自坚持不懈地练习
但是,你看今年的高考题目。高考还要考语文数学英语,然后题目都还很不简单,考完语文我哭了,考完数学之后发现,哭早了。
高考的淘汰筛选还在这里。家长们该怎么规划?

只有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的对象,是人。
那么,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特质,我们就要帮助他最大化地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在他最擅长的领域,绽放光彩。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规划,应该是建立在孩子本身是什么的前提下,比如说他事全红婵,他是跳水天才。他是韦东奕,他是数学天才。
他感兴趣的是机械,编程,逻辑思维,那家长的教育规划就应该是往工程师,计算机软件,理科等方面考虑。
他感兴趣的是演讲,勇敢地表达自己,有敏锐的感性意识,有很强的社交能力,那家长的教育规划就应该是往从商从政等方面靠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没有什么减负不减负的说法,只要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就一定要告诉孩子,要坚持,要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
一个舞蹈演员,要在台下压多少次腿,重复多少次的下腰动作,才能在舞台上行云流水,舞姿翩翩。
你要给孩子做的最重要的教育规划就是,告诉他,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耐得住寂寞和批评的勇气。
没有一个学霸,不是板凳坐得十年冷,主动投入看起来枯燥无聊的学习的。
所以,我们的语文也好数学也好,生字,就应该一遍一遍的抄写,题目,就应该一次次地练习。
没有什么减负可言。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未来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注定了让我们要时刻保持进步,不被时代所淘汰就要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会快乐,这样的职业技能,才会让你工作起来内心充实。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呢?
首先,得有引导。家长在家里做什么,孩子就容易学样做什么,注意力被引导了,就容易产生兴趣。
孩子的所有行为,文明的不文明的,积极的不积极的,都是来自于家长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所以,孩子的第一个兴趣爱好,肯定是来自于家长。
其次,得有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我们都应该肯定,不是默默在心里感到欣慰那种,一定要说出来,奖励出来,表达出来。
让孩子知道。

孩子只有得到了家长甚至社会的肯定,才会更加有兴趣地在一个事情上钻研下去,才会发现,他自己原来擅长这个事情。
才会主动去取得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认可。
最后,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学习的能力,能力,比掌握了多少的知识点,更重要。
这个学习能力,就包括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方法的总结,以及,学习的规划。
这些,家长们都插不上手,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摸索,去总结,去归纳,去主动。
所有的学习方法,都得是本身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推动,学习的过程中摸索出来方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管政策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孩子自己强大了,有一技之长的技能,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总会有他的用武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