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方位的急剧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念逐渐崩溃,面对日益复杂的多元价值选择环境,部分孩子由于思想上的困惑、观念上的冲突和心理上的失衡而产生了异常行为。针对日益增加的孩子异常行为各单位或部门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矫治,但收效却不是很大,且社会工作介入明显不足。

什么是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也可以说是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社会学家沙莲香认为:“异常行为是人们在遵守社会规范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背离、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孩子异常行为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异常行为的概念是社会学的概念,是相对于社会规范行为而言的。简言之,我们可以将异常行为界定为背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孩子行为偏差现象,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经调查,笔者发现,孩子异常行为现状如下:1.孩子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从犯罪性质看:盗窃、抢劫犯罪等各类案件俱有出现,并且均有上升趋势,而又以盗窃犯罪居多。从犯罪身份看:在校学生或是辍学在家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多;2.自毁行为比率较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有调查表明,25%被调查学生想过自杀;13.3%浙江中小学生曾计划自杀;上海市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3.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当前孩子不良行为诸如:赌博、早恋、网瘾等问题相当突出。
由此可见,我国孩子行为偏差的问题愈发严峻,我们一定要加大对孩子行为偏差的重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行为异常呢?
受不良习气
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
社会环境
同辈群体
......
孩子行为异常怎么办?
我国当前针对孩子异常行为主要采取的方式有法制教育、工读学校矫治等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行为偏差的矫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方式还是存在很多弊端的:矫治多为法制教育,教育方式单一;多种矫正机构和资源没能够有机的联系起来;矫治人员对行为偏差孩子存有偏见;缺乏专业的孩子行为偏差矫治人员等。
云鲸灵《行为模式评估测评》,用于评估孩子是否有某种行为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以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角度进行扫描,对孩子行为与心理症状都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孩子异常行为不仅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关注孩子的发展,预防和矫正他们的异常行为,对于提高孩子自我成长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孩子异常行为的治疗与矫正刻不容缓。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专业,其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优势性可以为孩子异常行为的矫正发挥很大的作用。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