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经来了,很多家长都忙着指导孩子做寒假规划,学校老师对孩子们也有这样的要求,所以很多孩子在刚刚放寒假的时候,会制定如下这种时间规划表:

这种计划表在制定的时候并不困难,但真正执行的时候却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完全执行下去。往往执行了没几天,就因为假期里的各种事情干扰,很快就不能按计划表执行了。尤其寒假期间正逢春节,正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这种计划表被打扰、中断的机率是很高的。
当孩子无法按规划表真正落实执行时,他们会产生挫败感,或者觉得制定规划也没啥用处,反正做了也执行不了。很多时候,孩子们制定的诸如此类的规划表就成了应付老师或者家长检查的形式,孩子们内心深处其实一点也不认可。
家长们试图让孩子通过制定寒假规划表的形式培养时间观念、自律习惯等等的初衷就会彻底泡汤了。

那么到底如何教孩子做规划才是有效的?孩子怎么样才能做出真正可以落地执行的寒假规划表?到底如何引导孩子才能帮他们形成真正的自律呢?
首先,先引导孩子制定自己整个寒假想要达成的目标,然后盘点出所有需要完成的校内作业以及校外任务。
比如,都有哪些寒假作业需要完成,除了寒假作业,校外哪些兴趣特长需要提升等等。先把所有想要完成的任务做个盘点。
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贪多!
寒假时间满打满算也就1个月,还跨着一个春节假期,所以制定目标的时候不需要贪多,根据孩子的情况锁定一项最重要的事情去突破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语文成绩不好,想趁寒假提高一下阅读量,那校外任务的重点就是阅读,那就列出要读完哪几本课外书就可以了。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基础差的,就选一本孩子喜欢的书,寒假全部读完,孩子的进步就会非常大,成就感也会很强。
其次,不要一次性做完整个寒假的规划,而是要根据盘点出的所有任务,每天做规划和复盘总结。
比如孩子每天起床之后,刷牙洗脸吃完早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孩子写一下当天想要完成的任务规划,标上序号,一项一项地列。
这样孩子每天都能很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任务总量有哪些,每天需要完成多少才能在寒假期间全部完成,孩子每天可以灵活的调整安排。而且执行起来的时候不仅具体可执行,完成难度也很低,孩子会更爱执行。
第三,每天列任务的时候不需要把时间安排的太固定死板,可以灵活处理,只要当天的任务能全部完成就可以了。然后每天都做一下复盘总结。每完成一项就可以打勾或者删除。
当孩子这样列规划的时候,他们完成起来的动力是很足的。而且会成就感十足,内心会非常充实。当所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都搞定之后,剩余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自由安排了,他们想去玩游戏、看电视放松一下,其实都是可以允许的。
这样的孩子自主性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的配合度会非常高的,而且孩子自己也能感到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寒假规划其实是一个有关自律培养的问题,我们都想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也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律的理解太浮于表面了。
我们总认为,只有按固定好的时间表一步不差地去执行才是自律,一旦到时间没有执行到位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三分钟热度,计划做了一个又一个,但几乎没有几个能落实执行的。不仅孩子,大人也是一样的。
其实只有机器人才有可能按照提前规划好的时间表一丝不苟地完成所有任务。大部分人都是很难做到的。退一万步讲,即使你能做到,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样的自律会让生活彻底失去乐趣。如果我们追求这样的自律,那么恐怕监狱里的囚犯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了。
所以真正的自律并不是靠时间规划表强压出来的,而是基于某个内心特别认可的或者想要达成的目标,每天去自发的完成一些事情,然后享受目标一点点达成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
那些大家表面上看到的常人无法达成的自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那些大家看不到的隐藏在内心的热爱、动力或者欲望驱使下所形成的自发行为。
唯有真正的热爱、认可、享受所做之事,才能形成更长期的自律。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