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结弦一出场就登上了热搜。
这一次,央视解说员极为优美地将羽生比喻成一把镶了钻的宝剑,并表示这把剑不论藏在哪里,都光芒耀眼。
事实上,这并非羽生结弦第一次得到央视解说的偏爱,在很多项比赛中,他都凭借着优异的表现和超人的实力获得了媒体和网友的称赞。
更有人直接表示他完全就是从日本动漫中走出来的人物,颜值与才华兼备。

在探索羽生结弦成功的过程中,他的童年生活也被很多网友扒出:
人见人爱堪称完美的天才神童
1998年—4岁,受姐姐影响开始练滑冰
2000年—6岁,日本千叶“Daiei Cup”初次夺冠
2004年—10岁,参加专业比赛并获全国金牌
2008年—13岁,全日青少年锦标赛初次夺冠
2009年—14岁,全日青少年锦标赛二连冠
2010年—15岁,世界青少年世锦赛夺冠、升入成年组
2014年—19岁, 索契冬奥会获奥运金牌,是亚洲首位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66年来最年轻的男单奥运会金牌得主
2018年—23岁,平昌冬奥会卫冕冠军
至今—短节目112.72分、自由滑223.20分、总成绩330.43分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共12次打破世界纪录,集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的大满贯获得者
赛场之外的羽生同样精彩:
名副其实的学霸——凭文化成绩考入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所修专业是人类科学部人类情报科学;

自学能力超强——在受伤无法正常训练的时候,他自学解剖学,研究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制定适合自己的恢复计划,研究出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

不仅颜美腿长、聪明勤奋、学业棒棒,羽生还是一个有修养有礼貌的好孩子。

走到哪儿都不忘记90度鞠躬
平昌冬奥会上,最后获得亚军的宇野昌磨成绩出来时,羽生结弦的第一反应不是庆祝自己的两连霸,而是拥抱了身边无法获得奖牌的中国选手金博洋

上场前他会用中文鼓励金博洋说加油,接受中国记者采访后他会用中文说谢谢;
多次夺冠后将金牌挂在教练脖子上,感谢教练对自己的栽培;

他的努力、善良、感恩和用心,将花滑运动变成一项艺术行为,收获了全球各地的赞誉,人们赞誉给世界以变美好的动力。
毫不意外,这位冰上王者之所以能够被全世界所瞩目,与父母家人的支持密不可分。
羽生结弦父母的家庭教育
他的成长经历也给许多父母带来了启示: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养出最具潜力的孩子?
台上台下大不同,一个男孩的两面
羽生从小就是个好胜心强的孩子。
他受访时曾说:“对我来说,运动员等同于奥运选手,或者说是奥运冠军(笑)。当我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认真地想着要在奥运会上赢得金牌。”

而把金牌设置成touch的桌面、在训练总结手册扉页写“绝对要赢”、还会在赛前写下“一生悬命(拼了命争取)”这样的表决……这样的事例不要太多。
语录励志帝,说的就是他。

但最关键的是,他还真的做到了!
除了媒体形容为“自杀式训练”、各类“带伤训练”的报道,羽生的努力超越了一般人的认知——
本来能以体育特长生入读名校,但是他硬是通过统一入学考试进了早稻田大学;
2014年,一次赛前头部受伤,喊着“我拼了命也会跳”,在冰面上摔了八次还坚持演完,最终获得了银牌;

为了更好的理解阴阳师的表演奥义,羽生登门拜访电影里安倍晴明扮演者野村大师。
大师教他“狂言”的表现方式,更让谦虚好学的他由衷发出“太棒了”的感叹。

这次赛前三个月他又意外受伤,长达两个月的休养也没有让他退缩:研究人体工程学、解剖学,依据自己的伤势制定接下来的训练计划……
每一次更大的困境,只会让他爆发出更大的潜力。
但这个“化身风暴,让命运也低头”的勇士,私底下却有着另外的面孔——
他17岁在加拿大训练的纪录片里,这个占到箱子的一半的维尼熊,就是他带在身边多年的…..纸巾盒。

这个永远清澈乐观、却又战无不胜的少年,一时圈粉无数。
天生就是这样的么?很遗憾,并不是。
从小就患有哮喘、爱黏着姐姐的跟屁虫,在小学时候被教练吐槽五分钟就走神,自己最讨厌被说教,突遇大地震时吓到靠同伴搀扶的胆小鬼……
这是童年时的羽生结弦。
面对自己的这些不完美,他说:我也有缺点,但父母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让他们快乐成长。
那么,羽生父母是怎么做的呢?也许从他的两次“差点放弃”,我们能一窥究竟——
爸爸劝他放弃,妈妈教他坚持,他们都做对了
羽生八九岁时对滑冰有点逆反,本来就主张儿子学棒球的老爸,就趁机戳戳:“棒球也不会花费很多钱的,如果讨厌滑冰的话放弃也可以的啊。”
没想到,老爸这种有点出其不意的态度,让本来在抱怨的羽生,开始慎重的考虑:到底要不要继续。
结果羽生的考虑结果是:还是继续练吧。
你看,其实老爸看似不靠谱的态度,促成了孩子的自我思考哦。
其实羽生爸爸,自有他的严格。比如即使是比赛,也要带着作业和书本去,“别光顾着滑冰,不学习是不行的。”

羽生的妈妈由美,更是他一路征战的坚强后盾。
为了节省开支并支持羽生的爱好,她亲手为他缝制比赛服装;加拿大训练时,羽生饮食不惯,妈妈就每日烹制日本炖菜,保证他的营养和健康。
温暖与喂养,这是母亲的本份。
而能给孩子遮风挡雨、四处奔走,就是她的强大之处。

仙台九级大地震和海啸时,和家人蜷缩在避难所,间断的训练,不是没有让他萌生过“就这么放弃了吧”的想法。
但他的妈妈,却在这个时候仍坚持四处辗转联系新的冰场。
最终以60场赈灾演出的方式,让他 “蹭”到了训练场。
即便天地颠覆,妈妈依然为他撑起一片天。
信奉感恩教育,始终谦虚如一
这样懂得教养孩子的父母,却从不想借着他出风头,只是说“儿子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在羽生的自传里,提到小时候一次比赛听到了一些嘘声,就问一旁的母亲: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不喜欢我?
母亲的答案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因为你还不够感恩。
相识多年的好友评价这个家庭,说:“得了金牌的话,就算本人和父母都变成天狗(日本传说中的怪物,指自以为是的人)也不奇怪啊。但是羽生家,我已经交往10年之久了,和当初刚相识的时候丝毫未曾改变。”

(赛后别人采访,为了不打扰,他爬行而过)

(帮中国选手金博洋调整国旗方向)
如此完美的羽生结弦背后,是他爱意深沉的父母。

从幼时体弱的胆小鬼、到现在战无不胜的励志偶像,羽生从来都不是天生的宠儿。
就像此次冬奥会赛后的发布会上,羽生表示:
“过去的日子,我经历了许许多多,几乎活成了漫画主人公的人设:受伤、再受伤,甚至在奥运会前3个月,我的脚还受了重伤。
我是人,不是什么神,这一切发生在我身上,感觉不可思议。”
为什么羽生的故事如此励志?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羽生结弦?
化用一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孩子的天赋和努力,加上父母的爱和引导,这就是他受欢迎最好的注解。


↑ 做一份天赋测评及天赋发展规划 ↑
像羽生结弦一样
找到自身天赋优势
找对方向,努力发光发热
做最好的自己!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