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在全国陆续实行后,导致了很多考生和家长要从高一开始就要思考如何选科、如何选考、升学路径、未来发展方向,这其实都是生涯规划相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高中三年如何发展自己,如何填报志愿等都包含在这个范畴之内。然而很多考生家长对生涯规划是比较陌生的,但当下了解并进行生涯规划势在必行!
高考倒计时98天
高中生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
对于生涯规划,或许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有这些看法:
在高中阶段,重要的是学习,把成绩提高
考出好的分数,就可以上好大学
有好工作了,找工作的事情是在大学之后了
还远着啦,孩子各科成绩好就行,不需要什么规划
但是,连自己未来想干什么都不知道何谈目标和动力,如果报考时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又何谈未来有个好发展?现在,新高考实行后,生涯规划的紧迫性更加重要,它关系到高中如何学、学什么。生涯规划的意义不再是考生家长眼中的可有可无,而是高中生不得不做的事情。
现阶段,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多元选择是综合性的,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因此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需要改变,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什么是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是个人结合自身所处环境,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制定比较全面、长远的计划。
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之一,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指导学生提前规划未来求学和就业的发展方向。
做生涯规划的好处
1、结合新高考选科,拓宽自己的升学路径
新高考选科关系到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所以这就需要你提前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发展,部署好自己的升学路径,并根据自己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
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在选科时,一旦签字确认,要更改比较难。更重要的是,一般情况,高二就要进行相关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如果到那时,学生才说要换另一个科目,影响是比较大的。
2、志愿填报更明确,先人一步做部署
高考志愿是第一个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点,至关重要!一旦提交志愿,就不能再更改了。这就要求学生慎重做出的选择,,而这一切都将建立在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学业、职业等有一个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
另外,学生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能根据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高中生活,有效利用时间。
3、规划意识和能力将终身受益
一直以来高中生都处在很好的保护当中,人生从来都是按部就班的,很多同学压根没有想过今后要过怎样的生活。如果只想着提高成绩而不想为了什么提高学习成绩,之后离开家长的保护圈就会变得很迷茫脆弱。
尤其是在新高考制度下就更行不通了。按新高考的要求,考生从高一开始就要对自己未来有基本设想,如果再不重视,一定会落后于人。

生涯规划有哪些内容?
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包含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对高中生影响最明显的一个规划步骤。主要包括高中阶段的学业安排及未来大学的专业规划。
学业安排,包括高考选科,学考、选考的具体安排,高考的方式选择与前期准备,以及落实高中三年如何基于自身规划的发展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录取方式。想要考进好大学、录取到好专业,除了高考裸分升学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三位一体)、港澳升学、国际留学等自主选拔升学途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专业规划,主要的是正确认识自身,比如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观念以及职业的设想,这一步需要从现在开始扩宽视野,多加考虑。
有关部门做过调查,大学一年级有50%的学生要求换专业,尽管高校容许部分学生转专业,但会有很多条条框框,真正成功的学生并不多。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大学四年都还是在身处于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当中,这是一种煎熬。
新高考改革后,高一学生就要开始思考专业问题,因为学科和专业直接挂钩,高考后浙江考生每段要填报80个平行志愿,重庆96个,甚至辽宁112个志愿;专业还与职业密不可分,只要报了什么专业,很大概率就选择了什么工作岗位、生活方向、人生航道。
职业规划
现在的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往往受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关注最多的是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薪酬、升职等利益问题,倾向选择一些热门专业。其实这些热门专业未必是热门职业,而且等学生毕业的时候这些专业是否还热门都是未知数。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一般来说,每一个学年段,学生所面临的规划重点不同,高一学生应学会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明晰各阶段的目标;高二学生会面临分科或选科问题,主要是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综合考虑后自主选择学科;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与志愿填报、选择大学、专业等升学相关的内容。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叫蓝图!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涯规划”这四个字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能帮助考生正确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质和优势,还可以学会认知他人和社会,更重要的是在人生不同阶段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