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业规划,肯定家长会提出疑问,有必要给孩子做学业规划吗?答案是有的。
为什么要做学业规划?
1.教育内卷严重,很大一部分孩子或将考不上高中
近年来教育内卷化愈发严重,高中录取率没有那么乐观!10个人中有4个人上不上高中,也就是60%的录取率,这样的录取率是令人羡慕的,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录取率都低于50%,有的地方甚至只有30%多的录取率。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未来的远见,仅仅靠孩子自己努力,很难达到期待的结果。
2.人生如下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3岁孩子在幼儿园各种不适应,
家长想要是在孩子出生时就重视习惯培养该多好;
三年级孩子数学成绩开始掉队,
家长想要是在孩子3岁时就开始思维训练该多好;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0交流,
家长想要是在孩子小学前就重视亲子关系维护该多好;
名校毕业的孩子专业不对口工作不顺心,
家长想要是在孩子高中时就懂得学业规划该多好........
这么多极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决策,决策依据到底是什么?大多数迷茫的家长根本没意识到学业规划这回事,最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get无数种能力,才能过好这一生。但每一种能力都有黄金培养期,一旦错过,则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终生无法弥补。因此,父母尽早帮孩子做好学业规划格外重要。
何为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指针对孩子在升学过程中(升学目标、 升学途径、志愿填报)做出系统的安排和行动计划,确保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选对方向、用对方法、配对资源,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业规划有什么优势呢?
学业规划的目的在于个性化定制成长方案。有关教育的问题,存在着许多流派和模式,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或者完美方案,更没有“一招制胜”“一劳永逸”的模式或系统。
它是通过借助专业的第三方视角和力量,为孩子做科学测评,与父母深入沟通,客观理性地洞察孩子潜能、发现孩子天赋、了解父母期盼、针对性地配置资源,个性化地定制一套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
明确大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孩子都会陷入学习的混沌区,面对各种各样的困扰,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下去,这本质上是因为孩子缺乏对未来的清晰认知,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他们当下行走方向的困扰。
而学业规划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帮助孩子明确大体方向,帮助孩子发现自身兴趣点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孩子的未来发展。
众所周知学业规划的跨度较长,它具有长时间的影响效率,对比其他的各种计划措施,它往往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个较好的大体方向,促进孩子的未来发展。
实现自我目标
不难发现当孩子进入新学期时总会出现迷惑状态,因为当小孩子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而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规划加持,必然会让孩子陷入迷茫之中,没有合理的学业规划,只会让孩子碰上各种各样的学习困扰,严重的甚至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学业规划最大的好处便是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做最好的事情,它的跨度虽然长,但并不至于是不可触及的目标,学业规划需要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去完成。
比如一个孩子规定自己一年内要学习3000个单词,那么在这个时间加持上孩子必然会加倍努力,这便是学业规划的意义。
全面发展
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业状况,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全方面发展。事实上,作为一个新青年,我们应该让他们全方位发展,德智体美劳均要快速提高,这是他们应对社会生活中挑战的关键性基本。
学业规划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孩子在步入全新学习时期的同时不忽视全方面发展,既可以让学习有条不紊的持续进行,也可以发展孩子的其他方面不落下任何一方。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必不可少,全面能力可以让孩子在相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增强孩子的竞争优势
关于孩子的学业规划到底应该如何进行?
一些父母想尽办法去引导孩子进行学业规划,但是却并没有掌握基本要义,总是会陷入盲区,因此我们需要明白学业规划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
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些父母过于急功求利,想要尽快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忽视了孩子的客观主动性而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规划,然而这种没有考虑孩子自身情况而做出的超范围选择,只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不仅不能激起孩子的内在潜力,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积极性。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想要促使孩子学业规划,那么就要注重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看清孩子的本质能力,不要拔苗助长。
个人意愿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务必看到孩子的独立选择性。他们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关于孩子的学业规划问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不要强行逼迫。
制定学业规划的目的是协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孩子是执行计划的主体者,而父母只是帮助者,不要颠倒是非,分不清主次,过度强迫孩子完成父母的意愿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思考空间
一些父母一提到学业规划便会全权代劳,帮助孩子按月按时的制定,然后逼迫孩子按照计划进行,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 父母的这种行为就是强权手段,不仅没有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也是在剥夺孩子的私人空间。
作为孩子的我们父母,我们需要明白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学业规划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加有效的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以及孩子的能力,一味的逼迫措施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学习,完全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