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发展天赋,一般父母都是这样做的:
一:父母小时候缺失的,让自己的孩子来弥补,比如,让女孩子学跳舞,弹钢琴;让男孩子考医生,当律师。在弥补中长大,缺少了属于Ta自己长项的部分。
二: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为了找到孩子属于自己长项的部分,随Ta心如Ta愿,反而事与愿违。
以上两种情况的发展天赋,都不符合规律。
那么,如何让孩子发展天赋呢?
主动积极的
积极主动的,符合生命本身自发的行为
比如:《写作这回事》作者斯蒂芬·金的儿子欧文7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个乐队里的萨克斯风演奏家,欧文决定要像这位演奏家一样演奏,斯蒂芬·金夫妇为儿子的雄心感到高兴又好玩。也像一般家长一样满怀希望,希望自家孩子能有天分成气候,甚至出息个神童也说不定。
于是,斯蒂芬·金夫妇给出了响应。
礼物:父母送给儿子低音萨克斯风作为圣诞礼物。
老师:请了本地音乐家做老师
祈求:一切顺利,静候佳音
七个月后:
斯蒂芬·金夫妇对老婆建议说:如果欧文赞成,是时候终止Ta的萨克斯课程了。欧文果然同意,明显也送了一口气。
他不想主动提出终止课程,毕竟是他先提出要买萨克斯的,但7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他明白,虽然他很喜欢听演奏,他自己演奏却始终不是那块料,老天没赋予他这种特别的天分。
斯蒂芬金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一:欧文只在老师规定的时间练习演奏
二:从未听到欧文摆脱乐谱即兴吹出一曲新调子,让他喜出望外一把。
三:一旦规定练习时间结束,就把琴放回盒子,直到下一节课或者练习时间才拿出来,永远都是练习,排练,没有真正的演出时段,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还是趁早探索其他领域,也许还有更高的天赋有待发掘,乐趣更多。
对孩子的探索给出响应:
一:接收Ta的探索:知道了喜欢萨克斯要学的事情。
二:跟进Ta的探索:买乐器请老师报课程。
三:关注Ta的探索:给彼此时间,可能是三个月,可能是七个月……看Ta是在完成作业,还是乐在其中

陌生到高级
一:陌生到熟悉:读书后写123
斯蒂芬·金本人是小学一年级因病休学在家读了大概有六吨重的连环漫画书,并把连抄带编的故事拿给妈妈看,妈妈给出的响应是:以每个故事两毛五的价钱买了。
妈妈对斯蒂芬·金的探索给出响应
接收Ta的探索:斯蒂芬·金连抄带编的故事拿给妈妈看,妈妈知道自己儿子多半是抄的,还鼓励他自己写一个。
跟进Ta的探索:斯蒂芬·金最后写了四个魔法动物的故事,妈妈看完后说:这故事都能写到书里了。
关注Ta的探索:妈妈以每个故事两毛五的价钱买了。
妈妈的正确响应,发现了作者的写作天赋,培养了作者的写作兴趣,走对了发展天赋的这三步。
四个故事,两毛五一个,做这行赚到的第一个一块钱接下来;是斯蒂芬·金的兴趣走向熟悉,掌握,调整,进而专业的过程。
二:熟悉到掌握:观影后写
斯蒂芬·金1958年到1966年间(11岁-19岁)最感兴趣的是电影,看了9年电影,影响最多的是《陷坑与钟摆》,他把电影写成小说,两天内《陷坑与钟摆》“小说版”制作完成,外界给出的响应是:第一本畅销书《陷坑与钟摆》诞生。书包里沉甸甸的零钱总计九美元,不能相信自己竟然突然暴富。
三:掌握到调整:自己风格
1963-1964年(16,17岁):作者创办了一份⾃己的讽刺校报《乡村呕吐》,并署了自⼰的名字,封⾃己是总编加大总管。招来了⾼中⽣涯里唯一一次真正的麻烦,同时也带作者去上了生平最有用的一堂写作课。
四:调整到高级:专业路线
成为《⾥斯本周刊》的体育记者,专业给他的响应:编辑古德教了他生平最有用的一唐写作课,他动笔写了《墓地轮班》,两个月后(1970年8月,23岁时)《骑士》杂志出两百美元买下。

一致不变的本质方法
多种不同情况,运用的是一致不变的本质方法,斯蒂芬·金的7岁儿子欧文面对萨克斯乐器的兴趣探索,斯蒂芬·金本人七岁的两毛五一个的写作探索。不管是一个发展不起来的兴趣,还是一个可以发展起来的兴趣。
父母都应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发展天赋:
一:接收Ta的探索:对斯蒂芬·金的7岁儿子:知道了喜欢萨克斯要学的事情:斯蒂芬·金的7岁小时候:知道多半是抄的。
二:跟进Ta的探索:对斯蒂芬·金的7岁儿子:买乐器请老师报课程。对斯蒂芬·金的7岁小时候:鼓励自己写一个。
三:关注Ta的探索:对斯蒂芬·金的7岁儿子:走了7个月后,建议放弃。对斯蒂芬·金的7岁小时候:两毛五一个买下了故事。
妈妈给出的积极响应后,交给时间,可能是7岁的七个月的放弃,也可能是从7岁走过了陌生,熟悉,掌握,调整,到高级的二十三岁,练习,排练,演出,且乐在其中。
通过云鲸灵资深幼儿天赋发展规划师对孩子进行多维度全面评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个性特质,根据天赋发展规划师的发展建议,可以为幼儿树立发展方向及目标、制定个性化学习或发展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注获取,更多幼小初高成长规划资讯
